BAT「首腦」的談話,[企鵝生態]現場聽過很多次,相比馬雲極富感染力的內容或李彥巨集很飄忽很硅谷範的風格,馬化騰講話的最大特點就是很務實很直接。
用原來做科技媒體時的語言就是:馬雲的現場演講原稿發出來就是很好的內容;李彥巨集的演講,聽完也大多不知道他說啥;馬化騰的演講呢,則是能寫很多新聞和解讀的。
這與騰訊立身於產品的風格有關,畢竟一個產品經理對技術提需求時總是說「實現零售新業態」或「融入人工智慧、大資料」,肯定早晚會被揍的,這也許是騰訊老闆們比較務實風格的來源。
不過排在今年馬化騰兩會提案第一條的「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網路強國戰略」,則是個小馬哥也認為「大家聽著可能覺得有點虛 」的內容。但實際上,今年提的「數字經濟」與此前的「網際網路+」一樣,也是個聽上去抽象但相對務實的概念,甚至比「網際網路+」更強調結果導向。
一.「網際網路+」是手段,但以「數字經濟」作為結果
數字經濟的提案很容易讓人想起小馬哥在2015年提出的「網際網路+」,這個提案剛開始也被認為「有點虛」,但後來不僅成為「國策」級別的戰略,也成為很多傳統企業轉型時的操作依據。這幾年興起的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醫療、O2O等本質都是「網際網路+」理念在各行業的實踐。
在闡述「網際網路+」與數字經濟的關係時,馬化騰表示「網際網路+是手段,數字經濟則是結果,網路強國是目的,這是一脈相承的」,結合今天中國的網際網路和創業形勢,小馬哥這番話背後其實藏著很深的意思。
「網際網路+」被作為國策級戰略實施近三年,傳統產業與科技網際網路的結合在非常多領域跑出相當不錯結果,包括很多傳統企業開始應用雲端計算、O2O帶來的線下服務業變革、滴滴摩拜單車等帶來公共出行共享經濟、阿里騰訊的移動支付令全世界側目等,這些都體現了「網際網路+」的理念。
網際網路技術和理念在各領域的應用,也帶來了大眾認知的變革,這幾年來大眾崇拜的企業也由過去的傳統企業,變成以騰訊、阿里為代表的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馬雲、馬化騰、劉強東、俞敏洪等成為這個時代的企業家領袖同時,《創京東》、《騰訊傳》、《周鴻禕自述》等也成為機場書店的最暢銷書籍。
「網際網路+」帶來的另一個結果,則是大眾創業。過去只停留在網際網路、VC和媒體從業者口中的一些網際網路概念,也成為大眾口中的流行詞彙,甚至有說法是「如今的北京咖啡店,似乎都在談融資」。同時也很明顯的是,投資機構這兩年看到的不靠譜商業計劃書和空想創業者越來越多,A股、新三板上的企業盲目為自己加註網際網路概念的現象也頻繁出現。
所以感嘆中國市場對科技網際網路的敏銳同時,也得看到「網際網路+」不但已被充分認知和實踐,甚至還有氾濫跡象。這時候,「網際網路+」理念已經從佈道階段,轉向需要指導方向和衡量標準。
這也是小馬哥將數字經濟提出來的目的,也是為他在2015年提出來的「網際網路+」提出評測標準和依據:就是搞「網際網路+」的目的終究還是爲了繁榮中國數字經濟。「網際網路+」必須要能夠產生「經濟結果」,A股上那些盲目為自己貼上網際網路標籤的做法是不靠譜的。
這些看似概念化的東西,很多時候會成為政府的決策依據,馬化騰向政府建言「數字經濟」背後,也相當符合其作為網際網路領域頂尖企業家的身份。
二.數字經濟也是解決新業態和傳統業態競爭的辦法。
提出數字經濟這個結果導向的概念,其實也是在為新興業態和傳統業態的競爭融合找依據。
「網際網路+」理念在執行中,產生了很多新業態與傳統業態的競爭合作關係,其中很多領域尤其複雜。比如在滴滴與傳統公共出行系統的博弈已經持續三年多,如今終於有了大致結果,馬化騰也將其形容為:
「在網際網路交通領域,過去這幾年,我也在很多場合幫網約車行業說話,今年也很高興看到,滴滴在網際網路交通方面已經有一個比較圓滿的解決方案。」
但更多領域其實仍然是處在一個新業態、傳統業態和政策監管的模糊地帶,在接受採訪時,小馬哥也重點提到了教育和醫療兩個領域,尤其是醫療也被他形容為「網際網路+」最難啃的領域。
因為醫療不僅是個有高度公共服務屬性的產業,也是個包含醫院、醫藥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在高度競爭的高商業價值領域,還涉及醫保等國家政策,僅僅網路掛號這個再簡單不過的事,如今已經摺騰了快10年。
所以,小馬哥提出的數字經濟概念,其實也是在為這樣的業態競爭提出依據和判斷標準。只要能繁榮和做大數字經濟,就應當鼓勵創新和競爭,也應該適當放寬政策。
從「網際網路+」到數字經濟,不僅是在解決整個科技網際網路產業和創業者的問題,其實也是在解決騰訊的問題。[企鵝生態]做科技記者那幾年,剛好是阿里、騰訊發展成為超級巨頭那幾年,期間騰訊阿里各業務與傳統業態的博弈幾乎天天不斷:
騰訊與運營商關於微信的博弈;騰訊遊戲業務與監管部門和社會輿論的糾葛;阿里的零售與傳統零售、工商的口水仗等等。現在回頭看,幾乎都可以概括為新業態與傳統業態的衝突。
甚至這次兩會期間,做瓷磚的「馬可波羅」與阿里關於淘寶是否損害實體經濟的口水仗也甚囂塵上;螞蟻金服的朋友也經常說央行給的壓力越來越大。
當然,相比阿里老是喊顛覆銀行體系,騰訊這幾年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強調新業態與傳統業態的融合,尤其是提出「連線」戰略後,騰訊更多是在強調網際網路流量、網際網路技術去「加上」傳統業態,所以不管是在金融領域、醫療領域、文娛領域,騰訊這幾年其實是越來越受到傳統產業歡迎的。
相比去雞血滿滿地喊顛覆一切,強調新業態和傳統業態融合,一同做大數字經濟確實是個更靠譜的思考方式。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