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2016/09/23

【APP开发】AppStore的话费支付 大蛋糕还是小鸡肋?

不久前,苹果宣布在全球多地新增加运营商话费支付作为AppStore的支付模式,这让人不禁思考:话费支付为何成为AppStore的新增支付渠道?

对于移动支付,市场关注点几乎集中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两大巨头占据了九成的市场份额,以至于一项再正常不过的提现收费举措都引起舆论争议。事实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影响力主要在电商及一二线城市的线下消费,笔者认为,在虚拟商品的支付中,以上两者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在支付宝的盘踞下,移动支付还有其他路可走么?

笔者从事聚合支付服务10年,所整合的支付方式包括运营商话费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号称占据万亿级市场,“蛋糕”之大毋庸置疑,而对于话费支付,总有人不解地问我,这么小的行业还到底还值不值得做?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细分市场的应用,移动支付也不例外。仅从市场规模看来,国内话费支付一年大概300来亿,确实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不可同日而语,但话费支付与手机有天然的联系,且不需要绑定银行卡,适合于高频、小额的手机应用及数字内容购买,比如手机游戏、音乐、视频、阅读等。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习惯支付宝绑定银行卡消费的用户可能觉得这没什么,但在手机安全相对薄弱的三四线城市,绑定银行卡的用户教育成本与推广难度,远远大于一二线城市。

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的报告显示:在国内三四线城市的手机网民中,有80.3%的网民认为手机支付可以接受,而在愿意接受手机支付的用户中,有36.7%的网民希望通过手机话费直接扣除,可见简单快捷的话费支付符合了三成多传统手机用户的习惯。不仅是中国,据研究机构称,全球话费支付使用比较活跃的地区包括德国、俄罗斯、中东和非洲市场。在日本市场,谷歌Play商店的应用购买有70%通过话费支付完成。

那是否可以说,话费支付在数字商品支付中有绝对的优势呢?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主要还是看应用场景。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及其他第三方支付以电商属性为主,切入的是中高端消费及金融服务,而话费支付则以数字商品为主,切入的是200元以下的小额支付。比如同是游戏,大型网游的玩家更多选择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这类支付工具,单机版手游玩家和那些不方便、不愿意绑定银行卡的用户则更愿意通过话费支付。使用门槛最低、覆盖面最广的还是话费支付

庞大的市场潜力催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话费支付运营的企业。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发起成立的“联动优势”公司,今年初被上市公司海立美达以30亿收购。而在手游及APP支付起步较早的斯凯网络(2010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其2014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5.86亿元,其中单机游戏占比约88.8%,主要支付方式来自三大运营商的话费支付。专注移动支付及数字商品支付的广州吉仕移动最近登陆新三板,其2016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收入为1038万元。

谷歌、苹果、亚马逊Facebook等巨头均支持话费购买数字内容,谷歌已经在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支持了话费支付。初具规模的话费支付运营公司已经出现,公开资料显示,美国的Boku是目前最大的话费支付运营公司,目前已经进军了全球80多个国家,在全球与270家电信运营商合作,建立了完善的运营商支付体系。

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在逐步开放和规范话费支付能力,中国移动单独成立了中移互联公司及咪咕公司,专注打造手机数字内容、服务生态圈。2015年,咪咕公司为内容、渠道合作伙伴带来收入121亿元,25家合作伙伴获得的分成收入超过1亿元,11家合作渠道收入超过1亿元,全部来自话费支付

综合国内外的发展势头,笔者认为,话费支付在数字商品支付上有独天独厚的优势,市场发展潜力大,离天花板还很远。当然,从长远来看,支付运营企业如果能整合更多支付手段,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支付体验,想象空间会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当前部分聚合支付服务商加强了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电信运营商的深入合作,期望通过多重合力踏上发展快车道。

本文来自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