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所在的辦公區樓下,人流密集,白領眾多,自然也是各類O2O專案集中宣傳的理想地點。除了美團和糯米常年駐紮,上門美容,上門送菜,水果配送,一元洗車,早餐O2O等也不時打打醬油,雖然只有樓下一畝三分地,但也算的上各類O2O專案集體亮相的舞臺。
筆者就新開《我家樓下的O2O混戰實錄》系列,爭取把這一畝三分地裏的各家博弈給說明白,第一篇就先從早餐的O2O說起。
美團聚美均已作死成功 早餐市場是趟渾水
敢入這行的人都知道,早餐O2O的盤子有多大。早在10年的《中國早餐市場分析》中就顯示當時中國的早餐規模已經達到約200億,並且每年還將維持14%的增速。市場大,增速高,但無奈沒有一家足夠強大的早餐巨頭。於是美團來了,14年底,美團早餐的O2O專案啟動,並在北上廣的等城市試點鋪開,由於是美團細分餐飲市場的重要步驟,是備受關注的核心業務,但僅僅八個月後,很多使用者便收到無法配送早餐的訊息提示,在美團首頁的預定早餐業務也悄然下線,而是放在美食選項裡一個不起眼的位置。幾乎同一時間,百度外賣早餐,呆鵝等也下線早餐外賣業務。而聚美優品的早餐配送也僅僅兩個月便死掉了。一大波大佬在早餐O2O上折戟沉沙。
價格、配送、衛生、品種都是繞不開的坑
1、競爭壓力巨大 拼價效比不現實
筆者樓下的早餐市場,可謂魚龍混雜,小商小販佔50%,政府放心早餐佔30,%肯德基德克士佔比10%,剩下的10%裡還包括老臺門湯包,刑老三胡辣湯等地頭蛇,而外賣早餐市場要爭的地盤就是這剩下的不到5%的市場。本身能需求就不大,而且面臨四面八方夾擊,打價格戰?,門都沒有,上述的幾類群體從2元——20元,已經覆蓋早餐可能有高中低所有區間,而早餐O2O的專案往往人工成本,物流成本都遠高於早餐本身的價值。
2、配送問題多成本高 還有物業城管夾擊
單純從使用者需求上看,我放著門口一塊五的豆漿不要,非要上你的APP上訂5塊的套餐,看重的就是便捷省時,這就對配送的要求非常高。美圖,百度和聚美才用的就是第三方外包的模式,甚至是打著第三方的名義去承包給商戶本身,質量層次不齊,時間也難以保證,很多時候要麼就是約定的時間到樓下,早餐還沒到,要麼就是送到的是涼的,不願意吃。客戶抱怨餐點種類少,味道差,量不足,送餐的人覺得我辛辛苦苦送過來,客戶事兒還這麼多。這並非二者的問題,真的就是模式本身的弊端。
比外取餐地點也是被吐槽最多的,這種模式其實和訂購水果一樣,第一天下單,然後商家統一採購,第二天進店取。再之前《自提為生鮮O2O帶來了春天,不過京東來了怎麼辦?》文章中已有論述。而相比較水果,早餐的客單價更低,時效性更強,說開店不現實。大多都是辦公區樓下零星設點,私自擺攤。於是自然會招來城管和物業的圍攻,導致領餐地點經常變化,使用者抱怨不斷,然後果斷拉黑。
筆者相信做早餐O2O的創業者都有這樣的願景,能夠讓上班族不再匆忙,能有優雅的領到早餐,有主食,有水果,有飲品,開始新的一天,但無奈理想很豐滿,現實骨幹。中午飯可以晚來半個小時,早上能多睡一會兒覺,有多少人會早起去等你配送來的早餐,大多數的場景依舊是一群西裝革履的白領嘴上叼著豆漿,揣著煎餅,狂奔上樓打卡,這就是群體的現狀,反倒是小攤小販做的更好。而早餐O2O所提出的不讓使用者等待,不再匆忙的出發點也並非使用者的痛點。
3、衛生品種問題難規避 小商販再贏一局
所有有關吃的問題,都關心衛生,人都有這樣一種心理。我在小攤小販上買了早餐,吃壞肚子,我覺得是我身體問題,但如果我在你早餐平臺上出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平臺。究其緣由,大家在路邊攤解決,看中的是價格與便捷,在而平臺訂餐需要的是體驗與安全。既然早餐外賣平臺是各家商戶組成,那麼平臺對商戶的資質審查,衛生狀況,規模等是否有考覈標準,使用者吃壞肚子責任怎麼劃分?
此外還有品種問題,早餐平臺的品種一般較少,這是爲了減少配送壓力與庫存堆積。但對於買飯的客戶可不管這些,樓下的煎餅果子,手抓餅,胡辣湯,豆腐腦,包子豆漿等顯然比營養套餐A、B、C更具吸引力,在這種狀況下,平臺如果拼種類,成本勢必成倍增長,那麼本就低的客單價更加包不住運營成本,毛利空間被嚴重壓縮,但交易額卻註定不高,虧損乃至倒閉也是必然的事情。
筆者的觀點就是,這種模式的早餐O2O專案就不要去做,別看全民創業,那也得找對方向,除非你是另有企圖。但幾千億的大蛋糕在這擺著,還是有人不死心,他們是這樣搞的。
早餐配送+專車出行 市場逆境中的另類玩法
出行和早餐的跨行業最早是滴滴提出來的,意在打造出行生活圈。讓使用者在上門途中用餐,解決上班族睡懶覺出門急沒時間吃早餐的窘境,這個點還是可以切入。首先早上選擇專車出行的收入通常較高,這就鎖定了消費群體。在此基礎上,更好品質的早餐也有了推廣空間,同時還解決了費用最高的配送問題。同樣的方式,定製大巴,快車等形式上也能複製。此外在國外很流行的早餐+便利店+加油站的模式在剛剛起步,未來早餐做O2O的方向更多是在和其他行業的聯合上,而並非如今的大包大攬,入不敷出。
早餐O2O如今的各種窘境,說到底是跟風的人太多。當一個全民創業的口號喊起來,似乎所有的行業都能做O2O,所有的專案都需要上門,其實呢,泡沫太多,吹牛逼的遠多過幹實事的,資本跟風,創業人豪言壯語,左一個顛覆,右一個變革……最後都是然並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