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爲了CEO或者高管的產品經理因為身居高位就慢慢遠離使用者了,一味地模仿功能成爲了常態,忘記了產品經理永遠應當是最貼近使用者的人,也許只有迴歸使用者,創新才能夠不斷延續下去。
今日頭條今年算是揚眉吐氣了,哪家媒體不提到它,那就是不客觀。
而它在過去四年就只做到了一件事:讓6600萬用戶每天花76分鐘看新聞和視訊。
在中國,看一個產品成不成功有一個方法,就是看大家願不願意抄你,這個角度來看今日頭條,那簡直是太成功了。
從左到右依次是大眾點評,UC頭條,WiFi萬能鑰匙,手機迅雷
除了大家心心念唸的「押注內容」,中國當下的產品,包括功能的同質化程度已經到了令人擔憂的程度。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現在已經演變成了人人都是功能經理,產品上也變成了「個個都是今日頭條」、「個個都是直播平臺了」。
今天在中國,我們有無數個「今日頭條」,無數個「支付寶」,甚至無數個「微信」,反觀美帝,為什麼很少出現大家一擁而上去再搞個Facebook、搞個Twitter、搞個PayPal?
現在來看原因多種多樣,肯定也不是美國人習慣創新,畢竟現在張小龍開場發佈會在國內的影響力也不遜於蘋果了,基於這樣一種現象,本文試圖從產品創新的角度闡述背後的一些原因,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一、滲透率越高,留給對手的機會就越少
除了日活月活,市場滲透率這個指標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用來判斷是否該切入一個市場以及模仿一款產品到底還有沒有機會。
我們可以先看微信和Facebook。微信在城市滲透率方面,一線城市滲透率達到 93%,二線城市為 69%。在三到五線城市,微信滲透率不到50%,而Facebook也幾乎吃掉了80%的美國網民,滲透率越高,某種程度上產品建立的壁壘就越高,留給對手的機會就越少。
近日美團被曝光出在南京開展了打車業務,一開始我們是搞不明白的,不過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柳青在去年的中國網際網路大會的發言上看出一些端倪。柳青說滴滴的目標並不是從3800萬計程車行業裡找市場,而是看到了滲透率僅有1%的市場空間,中國城鎮人口有8億人口,每個人一天出門一次到兩次,所以8億人每天出行大概是13億次左右,大概是在11-13億次左右,用滴滴現在提供的1400萬次出行除以13億次,這個滲透率也就是1%。
滲透率較低的情況意味著行業的發展潛力也會更大。而美團點評擁有使用者近6億,日訂單量超1300萬單,移動端月度活躍使用者超1.8億。這個時候去搶這塊市場也不能算是衝動之舉吧。
美團打車頁面
反觀Uber,早在2014年就覆蓋了美國55%的人口,舊金山的出行市場滲透率也達到了15%,所以Uber剩下的對手也就是隻有Lyft了,Sidecar、Flywheel、Via、Curb這些恐怕都不夠打。從這點上來看,可不是我們中國的產品經理沒事找事幹,美帝的產品經理可能很多時候想幹也找不到合適的戰場。
二、中國To C的產品經理早已不比國外差了
從四大門戶到BAT稱霸的時代,一路狂飆的都是以To C的產品為主,中國的網際網路產品從誕生之初就在個人用戶體驗、個人使用需求上去競爭,美國Top50企業榜中的科技公司呢,有很多像IBM,Oracle,Cisco等這樣以To B業務的公司,這些企業向各種網際網路公司輸送的人才中也以To B的人才為主。
此次的創業浪潮中,中國很多產品在模式上已經慢慢開始被硅谷「抄襲」,創新孵化機構Y Combinator每年會舉辦兩次Demo Day,用來展示美國一些優秀的創業專案,不過2016年秋季的一場Demo Day讓所有人都驚呆了,因為「彷彿進入了2014年的中關村創業大街」,我們隨手舉兩個例子:
家政服務平臺Miso,有家政需求的使用者在平臺上釋出資訊,提供家政服務的人員按需接單,並通過Miso App內建的地圖進行定位,導航到使用者家中。你確定這不是中國玩剩下的家政O2O?
Miso App介面
再看一款叫做simbi的產品,定位是一個共享經濟平臺,主要是給使用者線上交換技能和服務提供一個平臺,你再想想,這難道不是一個豆瓣技能交換小組就能搞定的事情嗎?
所以其實你看,在To C的領域,國內的產品在創新上已經不遜於國外了,大量的To C產品和對To C產品深入研究的產品經理們共同造就了微信、支付寶這樣的超級App,以及App Store裡數不清的山寨應用。
三、習慣抄襲帶來的後遺症
中國網際網路過去20年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功值得驕傲,不過前10年(從94年北京有了第一個區域網一直到2004年左右),中國是以全盤抄襲的方式度過那段時期的,雖然催生了很多本土化體驗極為優秀的產品,但是也留下了後遺症,大家的版權意識非常淡薄。
現在大家做內容的方式很多都是隨意抓取其他平臺的資料,並不尊重版權,也沒有足夠完善的法律去監督這種事情。
比如之前有關「脈脈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使用者資訊」的案件在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終審宣判。根據判決,脈脈需要在網站首頁和客戶端軟體首頁連續48小時刊登宣告,就本案不正當競爭行為為微博公司消除影響,並賠償微博公司200萬元。這意味著,第三方公司抓取微博資料用於商業化將構成侵權行為,微博可以進行起訴。
脈脈案終審判決文書
200萬這個數額有多划算呢我們可以簡單換算一下,同爲職場社交平臺的Linkedin合理估值大概為131億美金(是以262億的價格被微軟溢價50%收購的)14年的時候就達到了3億使用者,那單個使用者的價值43.6$,這樣在想想,平臺違規抓取的用戶數據的價值就遠遠不止200萬了。
如今的明星產品「今日頭條」又何嘗不是以這種方式起家的呢?早期以低廉的成本抓取各大媒體的優質內容,繁重的事都交給機器幹了,等到各家和其清算版權的時候,頭條的廣告營收完全就可以來覆蓋高昂的侵權成本了。
四、早期的QQ郵箱是個非常平庸的產品
美國的產品團隊做決策是相對更理性,基於資料說話,按理這個一個好理。可惜有的時候中國的產品決策並不基於太多資料的事實,比如近年來代替喬布斯被奉為產品經理之神的張小龍老師在第一年開始做QQ郵箱專案時的經歷一度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負面教材。
當時他們是這麼做的呢,一個字,抄。不僅僅是抄微軟的Hotmail噢,流程管理,研發設計方法論統統抄上去,結果我們看看產品變成了什麼樣呢?
5M容量,基本功能,傳統UI介面
經常丟信,可用性差
垃圾、病毒郵件滿天飛,盜號嚴重
被列入黑名單,互通能力差
每天登入人不超過30萬,發信人不過5萬
大量採用AJAX,類客戶端UI
互動複雜,頁面速度慢
後臺重構,穩定支援上億使用者
安全、反垃圾能力提高
後話就不說了,QQ郵箱堅持打磨迭代下成爲了騰訊內部唯一一個七星級產品,但用張小龍當時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平庸的團隊用了一些非常平庸的方法去做出來一個非常平庸的產品」。這種產品的曲折生長在技術驅動,資料主導的美帝網際網路公司很少會發生,因為一旦判斷資料不靠譜,產品也就在某個時段夭折了。
五、中國產品經理的「黃埔軍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在對比了一些中美網際網路產品差異的同時,也發覺中國從抄襲,到微創新,現在又回到了同質化嚴重,創新乏力的階段,從這兩次騰訊的一些動作大概就能看出一些問題,張小龍親自抓的小程式沉寂的要比我們的想象的快很多,付費閱讀專案也變成了馬化騰親自上陣督促。中國產品經理的「黃埔軍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以把握使用者需求為天職的產品經理們是怎麼了?
這個世界已經沒有無所不能的神人,如最近張小龍與馬化騰親自抓的專案,基本都將以失敗而告終,當然無損於他們2人的偉大。如張小龍親自抓的小程式專案已經失敗,馬化騰親自抓的黃金紅包與付費訂閱號,前景也不會樂觀。這個變換的移動網際網路世界,已經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試錯。
雖然這番評論不能完全斷言產品的失敗,但至少能夠引起更多產品人的反思,很多成爲了CEO或者高管的產品經理因為身居高位就慢慢遠離使用者了,一味地模仿功能成爲了常態,忘記了產品經理永遠應當是最貼近使用者的人,也許只有迴歸使用者,創新才能夠不斷延續下去。
來源:微信公眾號: PMCA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