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猴年马月我们来聊聊HTML5的“力量”
2016/06/08

【APP开发】猴年马月我们来聊聊HTML5的“力量”

【APP开发】猴年马月我们来聊聊HTML5的“力量”

这两年,HTML5颠覆了PC互联网的格局,优化了移动互联网的体验,接下来的时间,HTML5将颠覆原生App世界。这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若认真分析HTML5的发展史,不难发现,这个发展趋势已经逐步在融入各个行业当中。

跨平台:

在多屏年代,开发者的痛苦指数非常高,人人都期盼HTML5能扮演救星。多套代码、不同技术工种、业务逻辑同步,这是折磨人的过程。有点类似个人电脑早期世界,那个时候的每家电脑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开发者疲于做不同版本,其实DOS的盛行也很大程度是因为开发者实在没精力给其他电脑写程序。跨平台技术在早期大多因为性能问题夭折,但中后期硬件能力增强后又会占据主流,因为跨平台确实是刚需,而刚需往往才是现在人真正关心的重点。

快速迭代: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速度的时代,谁对用户的需求满足的更快,谁的试错成本更低,谁就将占据着市场的巨大的优势。互联网产品大多免费、且有网络效应,后入者抢夺用户的难度是几何式增加的。使用原生开发,从招聘、开发、上线各个环节的效率都慢一倍以上,而且参与的人越多,沟通效率往往拖慢不止一倍。

持续交付: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原生应用上线Appstore,突然有一个大bug,只好连夜加班修复,然后静静等待2周或更长时间的Apple审核,这2个星期被用户的口水淹死,市场上一片差评,客户大量流失。等新应用被审核上线了,用户已经卸载了。但是,HTML5没有这些问题,你可以实时更新,有问题立即响应。

大幅下降成本:

创业者融资并不容易,如何花钱更高效非常重要。如果你使用原生开发的App和竞争对手使用HTML5开发的App没什么区别,但你的开发成本高出一倍,相信没有投资人会喜欢给你投钱。

开源生态系统发达:

HTML5前端是开放的正反馈循环生态系统,大量的开源库可以使用,开发应用变得更轻松、更敏捷,当然这也体现在了快速迭代和成本下降上。不过更重要的是,这种开放的正反馈循环生态系统未来的生命力是比原生生态系统更强劲的。

开放的数据交换:

HTML是以page为单元开放代码的,它无需专门开发SDK,只要不混淆,就能与其他应用交互数据。开发者可以让手机搜索引擎很容易检索到自己的数据, 也更容易通过跨应用协作来满足最终用户需求。

更容易推广、更容易爆发:

导流入口多:HTML5应用导流非常容易,超级App(如微信朋友圈)、搜索引擎、应用市场、浏览器,到处都是HTML5的流量入口。而原生App的流量入口只有应用市场。聪明的HTML5开发者当然会玩转各种流量入口从而取得更强的优势。

流量大:

还记得前年夏天在微信朋友圈风靡一时的游戏《围住神经猫》吗?这个游戏如果放到Appstore,肯定没有那么多流量,超级App带来的流量,远大于原生应用市场。假如微信允许游戏在桌面创建快捷方式、假如游戏后续升级解决持续娱乐问题,未来不可想象。

导流效率高:

除了入口多、流量大,导流效率高也不可忽视,谁都知道:页游和端游打同样的广告,广告变用户的转化率,页游远远高于端游。

原图_副本_副本.jpg

HTML5对用户体验的3大优势

大幅降低使用门槛

为什么流媒体会替代下载视频成为主流?为什么页游会如此火爆?只因用户“懒”。让用户更方便的满足需求,有时效果好于更多的满足需求用户眼睛看到一个兴趣点,点击后,就应该立即开始满足用户需求。比如流媒体可以立即看,页游可以立即玩。而目前的原生应用市场,用户需要这样操作:选一个应用、等待下载、确认权限、等待安装,然后点击打开。如今这样子占用长时间过程,“糟糕”体验迟早要被颠覆。所以不管是App、游戏还是音视频,今后都将会即点即用。谁优先满足用户这个需求,谁就能“咬”下更多市场上的“肉”。

跨应用的使用体验

目前手机应用切换是以桌面或任务管理器为中心的,但事实上这些中心很影响效率和体验。用户想出差三亚,先打开一个App订票,然后切回桌面,再找到并打开天气App,搜索输入三亚,再切到桌面,找到并打开另一个App,输入航班号值机,哦对了,航班号多少来着,再切到桌面,找到并打开刚才的那App看航班号,最后找到并打开租车App,输入租车地点,然后再切回桌面。在原生应用体系下,用户只能这样。但在HTML5体系下,他不需要切回桌面,他可以在App间方便的直接跳来跳去,而不是使用一个一个孤岛App;他更不用重复录入数据,应用间可以方便的互相传递数据。这种模式需要一点想象力,但未来迟早会来。

 

本文来自互联网